學習禱告 by Jim Cymbala

我們無法透過原則和專題講座來教導有關禱告. 禱告乃是基於感到有需要的環境. 我若説: 「我該禱告. 」,很快就會失去原動力且放棄; 我們的肉體太強了. 我必須受摧逼去禱告.

太多的信徒都處於不接受事實的光景中. 「我希望我的兒女某一天會回轉. 」有些父母確實放棄了, 説: 「我想於事無補了. 波比並沒有循規蹈矩, 但我們已盡力而為; 我們在他還是個嬰孩時, 已把他獻給主. 也許他有一天會改過. 」

我們愈多禱告, 就愈感到自己需要禱告. 而且, 我們愈感到需要禱告, 就想禱告.

禱告就是主內生命的源頭, 即信徒的生命線. 否則, 就像抱在你懷中, 穿著可愛的一個嬰孩, 可是她沒有氣息! 不要著眼那些多飾邊的衣服上; 乃要對那孩子進行急救, 好讓她的生命體徵穩定下來. 對一個昏迷的人説話是沒用的. 因此, 如今教會大大的著重教導僅僅產生了這樣有限的果效. 惟當生命能被應用出來, 教導才是好的. 如果聽道的人靈裡昏迷, 我們所教導的也許既良好, 又正統; 可是不幸, 屬靈生命並不是可以教得來的. 牧師和教會必須感到局促不安, 說: 「我們若缺乏禱告生活, 就不是新約時代的信徒. 」這種信念會令我們有點無地自容, 但除此以外, 我們又怎能在與神的關係上有所突破呢?


我們若確實思量使徒行傳2:42所説的: 「(他們) 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 (一)彼此交接, (二)擘餅, (三)祈禱.」, 就能領會禱告幾乎證實一家教會是正常的. 求告主名就是第四種特徵. 如果你我的教會並不禱告, 我們就不應誇耀我們正統的神學觀, 或主日的聚會人數.

其實, 我們倆夫婦曾多次彼此説, 若憂傷的靈和求告神的心在布碌崙會幕教會裡鬆懈了, 我們就知道, 即使我們有一萬名會眾, 我們卻落在困境裡了.

__________

Jim Cymbala 與不到二十位會友在城市中問題區的一個破舊房屋裡開創了布魯克林會幕教會。他出生成長在布魯克林,是大衛和格理‧瑋克森牧師的長年好友,他也常在世界挑戰 (World Challenge)所舉辦的期待教會領導大會(Expect Church Leadership Conferences) 當講員.